慧翔天地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PMI-PMP®
报考条件 报考费用 报考流程 报考时间 成绩查询 证书领取 备考攻略 每日试题
软考
报考条件 报考费用 报考流程 报考时间 成绩查询 证书领取 备考攻略 每日试题
NPDP®
报考条件 报考费用 报考流程 报考时间 成绩查询 证书领取 备考攻略 每日试题
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评价(CSPM)
报考条件 报考费用 报考流程 报考时间 成绩查询 证书领取 备考攻略 每日试题
PMI-ACP®
报考条件 报考费用 报考流程 报考时间 成绩查询 证书领取 备考攻略 每日试题
当前位置:慧翔天地 > 新闻热点>23个项目管理经典案例——解密中国高铁诞生幕后(上)

23个项目管理经典案例——解密中国高铁诞生幕后(上)

慧翔天地
2020-11-25 15:36:20
  点击量:2577
报考资格在线测评
*
*
立即测评

PMP报考资格在线测评

       PMP认证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是一种国际级的高级人才管理认证。它的主要考试内容就是项目管理体系知识。关于23个项目管理经典案例——解密中国高铁诞生幕后(上),慧翔天地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解密中国高铁诞生幕后——高铁是怎样炼成的(上)

  张曙光:铁道部副总工程师

  周力:铁道部运输局项目组专家

       刘刚: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副主任

       王军:四方机车股份公司总经理

       张鲜堂:《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刘桂明:律师

  周晓鹏:新浪新闻中心总监

       张孝德: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张兰:人民大学研究生

  (播放短片)

  主持人(陈伟鸿):这里是全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北京南站,今天我们这一期《对话》节目的话题呢,就和我身后的这列火车以及这条铁路有关,究竞是什么呢?大家跟我一起来吧。

  主持人:好,谢谢各位,欢迎大家来到我们《对话》节目的现场。

  刚才呢,我登上的这辆漂亮的火车是目前我们国内时速最高的火车,也是目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火车,它的最高时速呢可以达到每小时350公里,如果你乘坐这样的火车,从北京到天津现在只需要短短的半个小时。现在呢在北京和天津之间每天都有几十辆这样的火车穿梭往来于北京和天津之间。其实我们今天的《对话》节目之所以关注这列火车,并不仅仅因为它的速度如此之快,更在于它的研发和诞生的速度更快,世界上用三十年的时间所走过的路,我们中国仅仅用了短短的五年时间。在今天的节目现场呢,我们为大家请到了一位权威的嘉宾和大家一同来回忆这段历程。

  解说:他今年52岁,生命中有一半的岁月整整26年,他都在和铁路打交道,从列车检验员干起,一直到副总工程师,不同岗位的历练使他深入了解到基层铁路的实际情况,又接触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技术前沿。从2004年开始,他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总技术负责人,他和他的团队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为加快实现铁路装备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铁道副总工程师张曙光。

  主持人:好,现在让我们用掌声请出我们今天节目的嘉宾张曙光先生,有请。

  张曙光:你好,

  主持人:张先生,你好,来,请坐。

  其实呢我到现在一直在脑海当中还在回忆着我那天乘坐高铁的每一个亲身感受,而且我现在留了一点遗憾,那天光顾得在车厢当中来感受了,忘了到驾驶室里面去看一看,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有这样的一句话:“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在想,我们这……

  张曙光:对不起,我要打断你一下,一上来就更正一下。

  主持人:哦,说错了。

  张曙光:这是一列动车组,传统的火车是要靠车头带,但是动车组的动力,它是分布在各个车厢底下的,它是一个车组,每一节车厢在运行当中都要出力,正像我们告诉列车创新这个团队一样,它是一个团队的组合,是集体的力量,这就是动车组的特点。

  主持人:其实我想每一个跟我一样有机会乘坐这个动车组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这么好的列车为什么我们早几年不可能有机会坐到呢?

  张曙光:在早几年或者十六大之前,我们国家当时可以生产一百六十公里的车,但是要把速度一下提高到250公里或者像现在做到350公里,有很多技术难点需要跨越。

  主持人:其实在快速发展之前呢,所有乘坐过火车的人都对去火车站坐火车有一种恐惧感,我用这两张照片来让大家回忆一下当年我们乘坐火车时候的感觉,这个其实就是在离中央电视台不远的北京西客站拍到的春运期间,所有的人挤在侯车大厅中的情形,老人、孩子可能都没有一个很好的座位可以坐。

  那我想现场是不是还有谁能够想到当年你坐火车的一些痛苦的记忆?

  张鲜堂:我的感受是很深的,说实话,我还不是民工级的,基本上享受过民工的待遇,然后在座位下铺垫上报纸住过,然后在厕所里呆过,所以那时候我在想,什么时候中国的铁路能让我们中国更多的人体面地去享受它。

  刘桂明:我们过去坐火车就是经常有一句顺口溜,叫什么,“铁老大本领大,软件硬件都很差。稀里哗啦要散架,何时才能让我回到家?“我想呢如果我认识您的话,这样以后买票就方便。

  主持人:他和您结成朋友的原因是可以让您帮着买票,我听出来了。

  张曙光:其实他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对铁路的关心,第二也是对铁路的支持。我们中国现在老百姓出门很难,一票难求,所以中国铁路是要想尽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老百姓出行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来把高速铁路线、把高速网建起,来满足老百姓的福求。

  主持人:刚才我们在照片上看到的这个春运的那种拥挤的状况,您自己熟悉吗?

  张曙光:我们的总量只占世界铁路的6%,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就是换算周转盘,铁路已经不堪负重了。

  主持人:其实我们在做节目之前呢也看到了一份会议纪要是2004年4月9日的一个会议纪要,当时呢您也参加了这次的会议,因为我们在这当中看到了您的名字,能不能跟大家介绍一下,当时这个会议为什么而召开?

  张曙光:这次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一个决定,要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中国铁路的创新,提出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发展中国的高速列车、高速铁路这样一个思路。

  主持人:这样一个飞跃相对于我们之前的一个水平究竟有多大的一个提升?

  张曙光:五年大约跨越发达国家走过30年的历程就是这次会议决定的重大决策。主持人:在当时您感觉这是一个可能完成的还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张曙光:我们当时充满信心我们有了相当的技术、经济实力,经济实力加上技术的储备,我们认为用较短的时间实现这个跨越是完全可能的。

  主持人:我不知道这是在您个人心目当中的一份信心,还是所有参与到这个项目组当中的人都有这样的一份信心,我们不妨请现场一位当时项目组的同志周力同志来给我们回忆一下。

  周力:团队刚成立的时候就做了一次宣誓仪式。

  主持人:谁想出的这个宣誓,张总?

  周力:张总提议的。

  主持人:张总为什么要用宣誓的方式来调动大家?

  张曙光:这个不是我想出来的。实际上他们不知道,我是在我们的部长的办公室里宣誓了以后又赶到香山去了,我在香山的一个小的会议室里,组织大家做了第二次宣誓。

  主持人:周力,还记得当时宣誓的情景吗?能不能用当时的情绪把誓词在现场重新让我们感受一遍?来,大家欢迎。

  周力:我宣誓,我所从事的事业,关系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我宣誓,在任何情况下不向任何人透露任何有关项目的信息,宣誓完毕。

  主持人:宣誓完之后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周力:当时觉得一种沸腾的感觉。

  主持人:热血沸腾。

  周力:沸腾,而且呢情绪激昂,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成功。主持人:张总和大家想的一样吗?

  张曙光:我已经看到很多人的眼眶里面是闪亮的,也就是说大家一种激动,很多同志那天晚上实际上是写了日记的,大家都心潮彰湃,很激动。因为作为一个铁路人宣誓的这一刻起,就意味着我们要把中国铁路的客车从一个二流的水平,160公里,要用短短的两到三年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这个时候没有人不会激动的。

  主持人:我想在激动的同时,可能我们还需要认真地考虑我们接下来要通过什么样的战略部署,来达到我们的这个目的。

  张曙光:对,当时世界上有十几种高速列车,有动力集中型,有动力分散型,我们选择了最有发展前途的世界潮流的动力分散车,起步是瞄准了350公里,但是我们先从250公里做起,为后面的超越,为后面的跨越,我们实际上已经做了准备了。

  主持人:就是我们首先第一步要完成从160公里到250公里之间的提速。

  张曙光:对,走的第一步就是引进最好的技术,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当时我们选择了我们国内最好的两个企业作为引进技术的总装厂,一个是长春客车厂,一个是青岛的四方厂,我们锁定了外方的谈判对象呢,德国的西门子、法国的阿尔斯通、加拿大在欧洲有一个企业叫庞玛迪,还有日本的联合体,以川崎为首的日本联合体,它是四家。

  主持人:当时这四家谁的技术最牛,是我们最想得到的?

  张曙光:德国的西门子,但是西门子公司它认为在这次引进当中它势在必得,它有优势,所以它给我们开了个天价。

  主持人:什么样的一个天价?

  张曙光:一个什么样的天价呢?技术转让费3.9亿欧元,那么我给它开的技术转让费是多少呢?是1.5亿欧元。3.9亿和1.5亿是差得很多了,差20多亿人民币。

  主持人:能谈得下来吗?这么大的差距。

  张曙光:那么多次交锋,德方的谈判代表特别是它总部的判断,中方会采用它的技术,所以坚持不让步。直到第二天开标的前一天晚上,我在酒店里,夜里12点整,我约了西门子的谈判代表,再次告诫他,如果你坚待这个价格的话你将出局,他当时,谈判的商务人员嘛总有自己的风格。

  主持人:他可能没想到你的态度会这么地强硬。

  张曙光:他是非常地,当然我不能说“傲慢”这个词,但是至少他告诉我“你可能吗?”他很自信,但是他不知道中国铁路引进技术,要自己来做这件事情,要低成本地做这件事情,我们的决心很大,所以第二天一开标,出局。

  主持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

  张曙光: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西门子出局,出局以后是个什么局面呢?意味者它在中国的一个合作机会在高速列车上的合作机会失去了,西门子在欧洲的股票狂跌,它的总裁冯必乐先生,这是一个很有名的人士,引咎辞职,它在中国的全体谈判代表全部解雇。

  主持人:德国人离开的时候,您还特别送了他们一份礼物,大家可能都想不到,张先生送了一本书,你们知道是什么书吗?来,翻过来看一眼《孙子兵法》,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特殊的选择?

  张曙光:也是出于友好,但是也有一点,就是想让它学习学习,知己知彼嘛。

  主持人:不知道他们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个用意,总而言之,当第二年他们又回到谈判桌上的时候,我听说他们也回敬了您一份礼物,但这个礼物是什么,我就一直没打听到。

  张曙光:给我一个礼物是一幅画。

  主持人:是一幅画,现场能给我们展示一下吗?张曙光:我可以画给你看。

  主持人:好,来。

  张曙光:但是这是一头驴,但是它做了一个小小的创造,很有意思。这个驴的头上绑了一个木棍,这个木棍上吊了一根绳子,这个绳子上呢,画了一个胡萝卜,这个是什么用意?您当时拿到这个礼物的时候有没有琢磨一下?

  张曙光:我很快就理解,他认为我是始终在钓他们,钓鱼,就是说前面始终有一个胡萝卜让他吃,他总也吃不省,大概是这个意思。

  主持人:所以这个胃口一直持续了一年,虽然第一年谈判的时候,他们在最后出局了,但是这一年他们又回来了,那么这次你是不是又亮出了自己的胡萝卜?

  张曙光:德方要求我们,签约可以,这个价格不能对外宣布,他说否则我们很难堪。主持人:是低到不好意思是吗?

  张曙光:对,现在我也不说。

  主持人:好,既然涉及到保密,那我们就不再追问这个价格到底低到什么程度,但是我有一个担心,我们中国人老说—分钱一分货,价格是被你压下去了,你真的确认你拿到的是核心技术吗?

  张曙光:我讲过,一个高速列车在它四万多个零部件当中,实际上它的关键技术就那么九大核心技术我们叫。那么这九大核心技术呢,我们是作为整个技术转让和在谈判过程当中的核心之核心来保证的。

  主持人:那么在第一轮的谈判当中德国人出局了法国人会不会暗自高兴,因为是你帮它消灭了一个竞争对手。

  张曙光:对,这个谈判总是这样,此消彼涨,西门子出局以后呢,法国的阿尔斯通公司感觉到他们有一定的优势。

  主持人:但您从什么细节方面感觉到他们认为自己有优势了?

  张曙光:正像这家企业它认为就非他莫属,它还是要了一个比较高的价格,我们反复测算,我们认为它大概总量多要了15个亿,如何打掉它15亿当时是很难的,尤其是我介绍北京。就是那个时候它的总统已经快要访华了

  我们这个合同呢是要作为它的总统访华的一个成果来签约的,越逼近这个时间,我们就越难打掉它这个15个亿,你当时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这个合同是不是一定得签下来?

  主持人:总的谈判是非常顺利的,双方也都是满意的,但是我们总觉得价格高了一点。中国铁路现在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每一分钱都非常地珍贵,所以我们是左思右想,一定要打掉它这个15个亿,首先呢法国总统要到中国来访华了,而且呢这项合同面临着可能必须要签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选择,那么在他们即将签约的这一天,中法双方的人集中在了签约室里面,中国的代表从公文包当中拿出了一个书面的文件,非常正式地念出了上面的一些文字,说:“尊敬的主持人,尊敬的法国同行,经过慎重的考虑,我们决定退出,很抱歉。”不再签了。

  当时会议的主持人刘刚也在我们的现场,来,刘刚给我们回忆一下,你在现场听到长客的这位代表宣布说,我们不签了,我们要退出这个合作的时候,你的反应是什么?

  刘刚:应该说我的反映呢也是震惊。

  主持人:很震惊,就是也连你都不知道会有这样的一个决定。

  刘刚:当时宣布这个情况,全场的参加谈判的人员,几十人没有声音,现场是鸦雀无声,一脸茫然,但是呢阿尔斯通高级副总裁呢,拉着我不让我走,一定要跟我谈,我说这个签约的主体已经走了,我没有什么和你谈的,你们回去自己谈吧。当时是这么个情况。

  主持人:你就可以看出当时阿尔斯通当时的这种急迫心情。

  刘刚:非常地急迫,两个人非常急迫,开始是愕然,开始是震惊,满脸的茫然,开始这么表情,然后呢,离开以后就是非常地着急,看出来非常若急,拉着我不让我走,两人拦着我不让我走两人。但是呢,我就说呢,你去找他们谈吧,我不跟你谈了,我也走了。

  主持人:如果这个事情就此打住的话,对法国阿尔斯通来讲?他们的损失是什么?

  刘刚:意味着一个国际上的很大的一个合作项目就丢失了。

  主持人:是不是会重演西门子的过去的一幕?总裁下课,然后所有的员工被解雇了,或者说还有比这更严重的等着他们。

  刘刚:会不会是那个结果是不知道,但是对这个公司的打击将是同样的。

  主持人:刚才您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觉得一直都是胸有成竹,是不是现场这个戏剧性的一幕,全在你的意料当中?

  刘刚:当我们感觉到这十五个亿是有可能打掉它的时候,我们在部领导的领导下开过一个秘密的会议,授权我可以采取比较突然的措施,来试探一下对方,就是让长春客车厂在突然的情况下提出来放弃这个订单,然后更为绝妙的是,长春客车厂的人离席以后,它所有的从它谈判代表到它工厂的人员全部把手机关掉所以阿尔斯通的先生们跟刘局长联系,没有结果以后,他必然去找长春客车厂的这些谈判代表。

  主持人:也找不着了。

  刘刚:但是在世界上找不到他们了,没有了,电话没有,人看不到,两天以后就要签约了,谈判对手没有了,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他们不得以在夜里我记得是12点多突然给我们发一个传真,承诺可以降价15个亿,完全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很高兴地签约了。

  主持人:我觉得刚才的这招您需要从《孙子兵法》当中给我们总结出来一招。

  刘刚:集体的智慧由我来执行。但是这确实是一种大智慧,中国人的智慧。

  主持人:究竟是你的智慧还是领导的智慧,谁的意思最后演出了这么一出戏?

  刘刚:还是我们部领导的决策,因为这个决策非常大。

  主持人:我觉得这个决策……

  刘刚:它有可能会产生驾驭不了怎么办。

  主持人:当时你们考虑到了吗?

  刘刚:考虑了。

  主持人:最驾驭不了的局面会是什么?

  刘刚:我们认为它一定会让步,因为我们对它要拿到这个订单的心情是了如指掌。

  主持人:但万一呢,他们的总统说,算了,放弃这个十几个亿,我们还有二十几个亿在后面等着其他订单呢,那你怎么办?

  刘刚:你要知道,那一年你看一看这个公司在欧洲的业绩,你就会知道它非得不可。如果这个要丢掉的话,它在欧洲市场的股票要跌得比刚才那个公司还要惨。

  主持人:所以我们充分研究了它所有的可能性。

  刘刚:知己知彼,它的底线我们知道,我们的底线它不知道。

  主持人:听到了刚才这段惊险的谈判故事,现场的各位可能会有问题要向你问。

  周晓鹏:我觉得我们这次谈判在谈判技巧的表现上是非常高超的,但是我们知道谈判要想取得成功,不能仅仅依靠技巧,要想赢得最终的博弈肯定还要有自己的砝码,那么我想我们这次能够做出一个非常具有胆略性的决定,肯定是张总有自己的这个砝码。那么我想问的问题是,在您看来这个砝码是什么?

  张曙光:谈判嘛就是博弈,博弈光靠技巧是不行,中国要发展建设将近七千公里的高速铁路,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这是第二,也就是说大家都知道未来的高速市场在中国。全面的技术转让、低成本、国产化、中国品牌这四条少一条我们也不干,宁可担风险。

  主持人:其实我想你的底气还来自于你身后有一大堆已经抱成团的中国企业,当时是他们自愿这么做,还是说我们给它下了命令?

  张曙光:我们这个团队应该说有当时的铁路工厂35个工厂,那么35个工厂如何把它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拳头对外,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我们是35个工厂都去跟外方去谈,35个对4个,那可能最后我们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代价,当时我们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形象的讲我们提出来要把我们的市场用一个围墙圈起来,就留一个门,这一个门来跟外方谈判,除此以外没有第二个缝隙,那么就有两个企业去对四个企业去谈,所以它这个优势一下就体现出来了。当然这里面我们的企业、我们的企业的领导人也表现出来一种大智慧和这种全局观念。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现场请到了南车股份的王军总经理,我们想听听你们一开始能够理解主管部门他们提出的这样一个要求和愿望吗?

  王军:当然企业特别是没有进入这个企业圈子的、没有被选中的肯定是有或多或少的一些想不通的,这是很自然的。

  主持人:最初当你得到这样的一个消息,你有没有给张总打过电话?

  王军:刚才说了这是一个转变的过程,一开始提出来的时候,我能不能被选中我不知道,当然我担心,得有饭吃。第二个,通过我们认真的分析和我们过去的对外合作的实践,我们也坚信这样走会成功,对企业会带来好处,那么这儿年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主持人:张总他当年去找你的时候是不是也是像今天这样多少有一些紧张。

  张曙光:这个是应该是可以理解的,都有,而且这个过程有的企业两三年以后还没有完全转过来的。

  主持人:还在找你呢。

  张曙光:直到现在可能还有的,也还有,但是呢。

       >>23个项目管理经典案例——解密中国高铁诞生幕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