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转型:从骨干员工到管理者
四次转型中,第一次转型(从普通员工到骨干员工)最关键,第二次转型(从骨干员工到管理者)最困难。困难有三个:如何走出误区、如何转变角色、如何提升能力。
走出误区
骨干员工被提拔为经理之后,会常犯三个错误:英雄主义、放任下属、保守封闭。
1、英雄主义:既然我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我的专业就应该是最棒的,我的下属就应该听我的,不听我的,我就要强制他们去执行。
从独狼到领头羊,你不再是明星,而是引领者。
很多明星员工成为经理之后的第一个陷阱,就是他们的明星光环。
比如,经理觉得新招来的人业务不熟悉,做事效率也不高,一开始还能耐着性子给手下员工好好讲,可是互联网公司节奏快,经常要上线赶进度,被其他人一催,就开始不耐烦了:算了算了,还不如我自己来!
记住:担任管理职务之后,经理人的责任是创造1+1>2的效果,在专业上,不一定非要和下属一争高下。
2、放任下属:我的下属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而且公司也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他们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一个团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放任下属做甩手掌柜,需要有团队管理的奖惩机制。作为一个经理,首当其冲需要做的,是了解并挖掘你的下属的优势,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他们成功,你的团队才能成功,你也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经理。
你的员工如果不知道“我在做什么?”“我能获得什么?”“目标在哪里?”;如果上班变成了打卡拿工资,那么恭喜你,你能留住的,都是没有用的人。
3、保守封闭:我掌握的技能如果教会了下属,他们对我就没有依赖性了,甚至不尊重我了。
作为管理者,开放是一种胸怀,越是开放,越会敦促自己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作为员工,管理者会担心你会超过他们是正常的心理想法。或许他不会毫无保留地教你,你需要经常请教,在管理者的点拨下用心思考和领悟。
转变角色
七个角色的作用,下图已经说明。如果其他六个角色不能扮演好,第一个角色形同虚设。七个角色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自我醒觉和实践。这七个角色分为三组,第一组:团队首脑、人力资源经理、救火队员;第二组:保姆、职业导师、牧师;第三组:教练。
管理者角色本身应该具备的能力出发,管理者作为组织的实施者,所体现出的职位价值和职位责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都是为了保障结果。
提升能力
管理就是理解人性、理顺事情。作为经理人,无论身处何种层级,都应该熟练掌握三种能力:团队管理、绩效管理、问题分析与解决,而管理沟通是此三种能力的基础。其中,团队管理主要是解决人的问题,绩效管理主要解决事的问题,问题分析与解决是指应对突发事件。
团队管理,只需三步:在情感上凝聚,在目标上结盟,在利益上共享。
绩效管理,遵循一个基本逻辑:目标管理到部门,绩效管理到个人,过程控制保证结果。
问题分析与解决,只有准确地定义问题,深入地分析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经理人要把握三个要点:走出误区、转变角色、提升能力,才能完成第二次转型。从骨干到管理,是最艰难的跨越,也是身份的根本性改变!
PMP备考学习交流QQ群:667625965(点击一键加群,进群获取报名优惠)